>>杜白二湖區
要說上林湖是因為風景秀麗和旅游資源豐富而出名,那杜湖和白洋湖就是靠它們的靈氣和歷史文化遺跡讓人津津樂道。咱慈溪人對這兩湖那是真愛啊,都說是三北大地上的兩顆閃亮明珠。
杜湖和白洋湖其實離得特別近,就200米左右吧,杜湖在東邊,白洋湖在西邊,所以也有人叫它們姊妹湖。要是沿著白洋湖往西走,你會發現上林湖其實也就隔了幾座山,真的是湖光山色,相映成趣。
先說說杜湖吧,這可是咱慈溪第一大湖,面積有3700多畝。第一次來的游客可能都不信它能這么大。要是有機會去逛一圈,保準改變你的看法。杜湖跟杭州西湖一樣,分里湖和外湖兩部分,只是中間有個5公里長的堤壩,所以看起來沒那么大。但要是站遠點看,整個湖還是渾然一體的。沿著湖堤往西走,南邊是連綿的群山,北邊是十里長堤,綠樹成蔭,景色超美。不過要是碰上陰天,那就另說了,烏云密布,風聲呼嘯,浪濤滾滾,有點嚇人。湖堤北邊有個高田村,那兒有座晚清時期的磚木建筑;南邊解家村有定水寺遺址,是唐初名臣虞世南的故居;南宋越國公袁韶也葬在這兒,給杜湖增添了不少文化底蘊。
再看看杜湖西邊的白洋湖,它形成于兩漢時期,面積比杜湖小多了,只有1700畝,但它三面環山,形狀狹長,像個落落大方的農家姑娘,清秀而恬靜,讓人流連忘返。
白洋湖的魅力主要在于它的歷史文化遺跡。湖西山麓有個規模宏大的革命烈士陵園,埋葬著鄭俠虎、沈邦祺等近百位烈士。與烈士陵園隔湖相望的是近代著名愛國僑商吳錦堂先生的墓,坐北朝南,墓碑上刻著他自己寫的聯:為愛湖山堪埋骨,不論風水只憑心,可見他對家鄉的深厚感情。
離吳錦堂墓不遠的地方,是修復一新的千年古剎金仙寺,創建于南朝梁代,已經有一千多年歷史了。寺院大門正對著白洋湖,門前兩只石獅子默默守護著這片古老的湖水。每當夕陽西下,殘陽如血,四周寂靜無聲,寺廟里的鐘聲悠悠傳來,帶著千年的滄桑感,仿佛穿越時空。倦鳥歸巢,鐘聲回蕩,那種感覺真的很棒。
>>上林湖越窯遺址
要說上林湖是因為風景秀麗和旅游資源豐富而出名,那杜湖和白洋湖就是靠它們的靈氣和歷史文化遺跡讓人津津樂道。咱慈溪人對這兩湖那是真愛啊,都說是三北大地上的兩顆閃亮明珠。
杜湖和白洋湖其實離得特別近,就200米左右吧,杜湖在東邊,白洋湖在西邊,所以也有人叫它們姊妹湖。要是沿著白洋湖往西走,你會發現上林湖其實也就隔了幾座山,真的是湖光山色,相映成趣。
先說說杜湖吧,這可是咱慈溪第一大湖,面積有3700多畝。第一次來的游客可能都不信它能這么大。要是有機會去逛一圈,保準改變你的看法。杜湖跟杭州西湖一樣,分里湖和外湖兩部分,只是中間有個5公里長的堤壩,所以看起來沒那么大。但要是站遠點看,整個湖還是渾然一體的。沿著湖堤往西走,南邊是連綿的群山,北邊是十里長堤,綠樹成蔭,景色超美。不過要是碰上陰天,那就另說了,烏云密布,風聲呼嘯,浪濤滾滾,有點嚇人。湖堤北邊有個高田村,那兒有座晚清時期的磚木建筑;南邊解家村有定水寺遺址,是唐初名臣虞世南的故居;南宋越國公袁韶也葬在這兒,給杜湖增添了不少文化底蘊。
再看看杜湖西邊的白洋湖,它形成于兩漢時期,面積比杜湖小多了,只有1700畝,但它三面環山,形狀狹長,像個落落大方的農家姑娘,清秀而恬靜,讓人流連忘返。
白洋湖的魅力主要在于它的歷史文化遺跡。湖西山麓有個規模宏大的革命烈士陵園,埋葬著鄭俠虎、沈邦祺等近百位烈士。與烈士陵園隔湖相望的是近代著名愛國僑商吳錦堂先生的墓,坐北朝南,墓碑上刻著他自己寫的聯:為愛湖山堪埋骨,不論風水只憑心,可見他對家鄉的深厚感情。
離吳錦堂墓不遠的地方,是修復一新的千年古剎金仙寺,創建于南朝梁代,已經有一千多年歷史了。寺院大門正對著白洋湖,門前兩只石獅子默默守護著這片古老的湖水。每當夕陽西下,殘陽如血,四周寂靜無聲,寺廟里的鐘聲悠悠傳來,帶著千年的滄桑感,仿佛穿越時空。倦鳥歸巢,鐘聲回蕩,那種感覺真的很棒。
>>上林湖越窯遺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