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要給學生一杯水,老師要有一桶水”,這句話曾經在教育界一度非常的流行。意思是老師要比學生懂得更多更豐富的知識,才有資格成為一名教書育人的老師。
但在信息高速發達,社會快速進步的今天,對于這句話,還應該有更新更深的理解。
一、如果老師沒有足夠豐富的經驗,她就不能很好地教育學生了。否則老師給完一杯水后,就沒有剩下多少可以給點了老師先要有知識 這樣才能傳播給學生 如果老師只有一杯水 那么能給的也只有 一滴水了 要給學生一杯水,老師要有常流水
二、教師經過長時間的專業學習,應該說,都已經把自己的一桶水裝滿了,裝滿了這桶水并不表示萬事大吉,其實在今天圍繞一桶水,還有很多要研究:比如水質好不好、水量夠不夠、會不會倒水等等。
三、新時期的教師要不斷學習,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。隨時“添水”、“換水”,不要使自己的一桶水成為“陳年老水”。尤其在信息時代知識更新迅速的今天,老師僅僅滿足于原有的一桶“陳年老水”,不是及時的對自己的一桶水更換更有營養價值的“優質礦泉水”和“活水”。
四、新時期的教師首先要不停地學習,通過學習順應時代的變化,滿足學生的越來越廣泛的知識需求。通過各種方式,各種渠道來擴充自己的知識。只有這樣老師才能及時地了解同行在思考什么,學生在思考什么,拓寬自己的視野,積累豐富的學識。向老教師學習,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管理經驗。